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思考
2023-04-15分类号:F124;A81
【部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应如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当然也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需要从空间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在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进程,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的空间路径,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实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战略,加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路径,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空间路径
【基金】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TD13-5109);; 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TJLJ-002)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