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企业动态生产方式视角
2023-07-30分类号:F249.24;F424
【部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
【摘要】1998—2007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大幅下降。理解这一下降的原因对我国收入分配至关重要。本文发现1998—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72.49%可以由企业内效应解释,即企业需求提升使企业为增加生产规模而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调整,这种调整形成企业对资本的内生偏好。由此,企业生产中资本劳动比上升,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本研究揭示了企业规模扩张与初次分配公平之间的权衡,对我国制定最优的再分配政策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企业规模 劳动收入份额 内生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贸易开放一般均衡下全光谱生产要素收入结构的量化研究”(72273035);;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双循环格局下国内国际双向资本流动研究”(22JJD790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开放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问题研究”(23ZDA05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季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