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2023-07-31分类号:S436.64

【作者】周洁璐  吴天昊  巨云为  杨旭涛  梁甜  朱海军  
【部门】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滁州市林业工作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摘要】【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叶斑病4种病原菌,包括共享镰孢菌Fusarium commune、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 1种P. 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和不同化学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探究其最适生长环境,并筛选最佳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量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及不同化学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率,用DPS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共享镰孢菌、P. 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25、25、30和20℃;最适pH值分别是8.0、7.0、7.0和6.0;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胰蛋白胨、尿素和胰蛋白胨。5种杀菌剂中450 g·L~(-1)咪鲜胺对共享镰孢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的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0.010 8、0.091 5和0.021 0 mg·L~(-1),250 g·L~(-1)吡唑醚菌酯对P. fuckelii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04 1 mg·L~(-1)。【结论】4种病原菌在含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碳源环境下以及含尿素、硝酸钾和胰蛋白胨的氮源环境下生长旺盛,咪鲜胺与吡唑醚菌酯对该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图4表2参31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  叶斑病病原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基金】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研究项目(AHLYCX-2022-8);; 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2020﹞25);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丰县﹝2021﹞001);;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2)2027]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