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2001-06-20分类号:S5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农学院 南京210095 南京210095 扬州225009
【摘要】采用汕优 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后CAP随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汕优63以6:4配比CAP较高。上3茎鞘物质干重变化呈“V”字型,在穗后23d左右达最低值,其中以顶三茎鞘物质输出最多。CAP与群体质量指标、穗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除穗后23d左右外比较密切,穗后23d茎鞘贮藏物质大量输出。
【关键词】水稻 群体光合速率 茎鞘物质输出率 氮素调控
【基金】江苏省政府农业发展基金(97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