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及评价
2023-04-15分类号:S718.5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官山林场
【摘要】【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然后建立多因子耦合模型并用实测数据率定,籍此评价立地指数空间差异。【结果】地形部位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差异较大,相对得分表现为沟底1.000>塬面0.906>梁坡下部0.837>梁坡中部0.438>沟坡0.210>梁坡上部0.176>梁峁顶0.000。当年均降水量小于550 mm时,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降水量升高快速增加,之后渐趋平缓;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气温升高呈先增后减,最适范围是7.5~11.0℃。建立了耦合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的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拟合度较好(R~2=0.72)。依据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将年均气温和降水量都分为4级(11.0℃,暖,较宜或不宜生长。550 mm,湿,最宜生长),据此确定了黄土高原不能刺槐造林的区域,提出了可刺槐造林区域的气候分区,其中温湿区、温润区、暖湿区和温旱区的平均立地指数均为中等或以上(>7.5 m),宜于刺槐生长;但冷旱/润区和暖润区立地较差,整体不宜刺槐生长。对各气候分区,计算了各立地类型(地形部位与坡向的组合)的立地指数,评价了立地质量。【结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立地指数同时受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的气候分区和立地评价可以指导精细的刺槐造林立地选择和林分科学经营。
【关键词】刺槐人工林 立地指数 耦合模型 生长分区 优势木平均高 黄土高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05、U20A208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1ZW002)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