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2001-06-30分类号:S476

【作者】张龙  石旺鹏  严毓骅  林伯能  吴曼峰  叶水妹  李德清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100094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省植物保护站  海南省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海南省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海南省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摘要】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量处理 ,处理时间为 1999- 0 7- 10— 0 7- 2 2。自处理后第 3周开始 ,上述 3个处理区中的飞蝗虫口密度均显著下降 ,极显著低于处理的对照区 ,处理区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均在处理指标以下。特别是在处理后第 10周时 ,不处理对照区中的平均飞蝗虫口密度高达 7.7...
【关键词】东亚飞蝗  海南省  蝗虫微孢子虫  疾病流行  越代传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70 0 0 98;39770 51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