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村能源贫困是否影响农户主观幸福感?——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微观调查数据

2023-06-29分类号:F323.214;D422.6

【作者】刘七军  刘梦  李昭楠  盖涵雨  
【部门】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能源贫困作为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农村居民福利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关键。文章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13村412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度法、Oprobit模型和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在识别出能源贫困家庭的基础上,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贫困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村能源贫困指数在[0.40, 0.52]之间波动,能源贫困边缘群体较多,且能源可获得性、能源可负担性和能源清洁性是影响能源贫困指数的重要维度,三个维度总贡献率高于90.00%,说明推进贺兰县农村能源使用质量和数量提升应重点关注这三个维度。(2)能源贫困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效应,且该效应在非低收入和非老年家庭的样本中最显著。(3)能源贫困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效应存在“能源贫困-收入差距、心理健康和经济地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传导机制,分别有14.41%、7.52%和16.68%来自收入差距、心理健康和经济地位的中介传导机制。文章丰富了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福利效应研究的微观证据,并在能源贫困指标体系中纳入能源服务维度,为能源贫困测度提供新视角。基于实证研究启示,为提升农村居民福利,应因地制宜发展能源产业,注重消除各类群体间的能源服务不平等状况,并分类管理能源贫困群体,有针对性地展开帮扶,关注能源贫困群体心理健康,助其摆脱贫困陷阱。
【关键词】能源贫困  主观幸福感  机制分析  多维贫困测度  因果中介效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户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机制构建研究”(编号:21YJA790037);;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色金融助推后疫情时代宁夏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1AAC03204);; 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拔尖人才项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稳定脱贫有效衔接机制研究”(编号:2019BGBS04),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可持续生计背景下多维能源贫困对宁夏农户生计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编号:YCX22056)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