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移动支付对相对贫困的影响

2023-05-29分类号:F323.8;F832.2;F724.6

【作者】尹志超  李艺菲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将减贫事业的重心转向“相对贫困”。数字经济背景下,移动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移动支付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取社区内除自身以外使用移动支付家庭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能够显著缓解相对贫困,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相对贫困概率下降约15.2%。机制分析显示,移动支付通过提高金融可及性和缓解流动性约束帮助家庭摆脱相对贫困,使用移动支付有助于灵活就业和自雇佣就业进而帮助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移动支付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家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相对贫困产生更大的缓解作用。据此提出,应该提升地区数字化水平,提高家庭金融可及性,降低金融排斥,使得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数字经济福利,以此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移动支付  相对贫困  金融可及性  流动性约束  就业  数字普惠金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移动支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20AJL016)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