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与企业“脱实向虚”:抑制还是促进?
2023-05-25分类号:F832.51;F49
【部门】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推广与使用对企业“脱实向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现为显著抑制金融渠道收益占比,但对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无显著影响。当考虑行业和产权异质性时,数字金融仅对制造业和非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成本在数字金融对企业“脱实向虚”影响中具有明显中介作用。因此,为更好发挥数字金融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作用,需持续推进数字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构建数字金融长效融资机制,拓宽数字金融服务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数字金融 融资成本 “脱实向虚” 金融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卖空威慑、异质性经理人与掏空抑制有效性研究:公司治理效率的视角”(20YJC79009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融资融券制度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路径研究: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2018A03031382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