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框架、掣肘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3-04-26分类号:G719.2
【部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
【摘要】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适应主体”“适应客体”“适应原则与路径”三个基本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适应客体主要是“国家”和“人”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与“自主适应”相结合、“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与“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现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主要面临适应主体“共同体”意识不足、办学全过程适应性科学精准高效欠缺、办学全要素适应性滞后等掣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共同体”保障适应性、“产教融合”增进精准适应性、“智改数转”赋能适应性、“适应性思想”引领适应性、“教师适应性”激活整体适应性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 适应性 产教关系 产教融合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哲社专项“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制度创新研究”(2019GXJK244),主持人:李亚昕;;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科教兴国战略与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研究”,主持人:安培;; 2022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CJE220060),主持人:安培
【所属期刊栏目】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