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课堂观察的STEM教学评价:协议、要素与方法

2023-07-31分类号:G434

【作者】詹泽慧  吕思源  
【部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摘要】区别于传统讲授式课堂,STEM课堂具有学科融合性、真实情境性、项目承载性,然而如何对其展开评价一直是个难题。作为循证评价的重要方式,课堂观察可为STEM教育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教学实践证据与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际典型的六套STEM课堂观察协议(RTOP、OTOP、UTOP、TDOP、COPUS、PORTAAL)发现:在构成要素上,各协议均体现了基于科学探究、先验知识、沟通合作、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概念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与元认知能力的认知目标,倡导自主、民主、互动的课堂文化氛围;在应用情境上,虽然所选协议能够从教学策略、课堂动态、师生互动等方面改善教学,但普遍存在观测学生学习行为不足、忽视技术作用、难以表征实践操作等问题。据此,本文基于探究共同体理论和TPACK框架将STEM课堂解构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技术存在三个维度,统摄STEM课堂观察的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STEM课堂观察的L-PST双罗盘模型;基于评价设计、证据收集、评价实施三环节构建STEM课堂观察评价的三维矩阵,为教师和研究人员理解STEM课堂、选取适切的观察视角与评价工具、实施STEM课堂教学评价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STEM教育  教学评价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事理图谱的计算思维智能导训模型及可解释性研究”(6227701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C-STEAM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2YJC880106);;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培育项目“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学科组合策略与应用效果研究”(ZDPY2208)
【所属期刊栏目】开放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