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乳酸菌素PlnJ第5位氨基酸(赖氨酸)定点突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2023-07-06分类号:S852.6

【作者】严梦涵  许丽惠  游泽龙  陆芍华  何晴  郑娱  许高琳  王全溪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兽医中药与动物保健重点实验室/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I-Mutant2.0分析植物乳酸菌素PlnJ的氨基酸序列,筛选出最不稳定的氨基酸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建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对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并筛选表达最适条件;采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探究100℃水浴加热0、5、15、30 min对重组PlnJ抑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nJ第3位氨基酸——赖氨酸(AAG)对其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以人工合成第5位氨基酸,即赖氨酸(AAG)突变为缬氨酸(GTG)的PlnJ核苷酸序列作为模板,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R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目的条带184 bp,测序后证明突变成功。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37℃、12 h、0.8 mmol·L~(-1)IPTG的最优诱导条件下,特异目的蛋白表达显著(27.5 ku);咪唑洗脱液浓度280 mmol·L~(-1)是最优洗脱条件,可获得较为单一的目的蛋白。采用牛津杯抑菌试验法及麦氏比浊法比较突变前后的PlnJ蛋白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突变后的蛋白[PlnJ(G5)]与突变前的蛋白(PlnJ)100℃加热0、5、15、30 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差异显著(P<0.05),而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均差异极显著(P0.05)。综上,第5位氨基酸,即赖氨酸(AAG)突变为缬氨酸(GTG)后,PlnJ(G5)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且不改变其抑菌效果。
【关键词】乳酸菌素PlnJ  热稳定性  原核表达  抑菌效果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658);;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00106)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