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非表征理论视角下中心城区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以广州农讲所为例

2023-05-05分类号:F592.7

【作者】林铭亮  杨晓婷  王敏  
【部门】华南师范大学亚洲地理研究中心  赫尔辛基大学地球科学与地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身体与场所的邂逅和互动,从非表征理论视角理解游客在纪念场所的空间感知、体验和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非表征理论,建立起“心智-身体-环境”的分析框架,以广州农讲所为例,从游客的视觉生产和视觉感知两个过程,运用自助摄影、眼动实验和访谈等方法探讨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研究发现游客对农讲所休闲类景观和呈现历史场景的教育类景观有更强烈的视觉兴趣,农讲所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的边界正在模糊化;游客心智、身体与纪念场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重构农讲所的地方意义,在超越表征到回归表征过程中重塑纪念场所的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因此,本文呼吁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对纪念场所旅游体验的剖析,还是实践层面纪念场所的地方营造都应从超越表征的视角去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将教育元素融入到休闲旅游的情境之中,实现纪念场所教育纪念与旅游休闲的统一。
【关键词】纪念场所旅游  非表征理论  视觉研究  眼动实验  农讲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空间效应、过程和机制”(42271241);; 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JY20221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