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复合胆汁酸对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研究
2023-05-23分类号:S858.3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ile acids, BAs)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方法] 试验选取了120只 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BAs日粮。BAs添加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剂量依次递增。28日龄时,从基础日粮组中选取肉鸡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CON),皮质酮处理组(Corticosterone, CORT);从胆汁添加组中随机选取10只设为皮质酮加胆汁酸组(CORT+BAs)。CON组颈部皮下注射酒精PBS溶液(15%酒精),CORT和CORT+BAs组注射4 mg/kg皮质酮,连续注射7天。于第40日龄屠宰采样,记录器官与组织重量,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以测定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饲料中添加BAs可显著缓解由CORT处理引起的腹脂率的升高及腿肌重的降低 (P < 0.05)。生化分析结果表明,CORT处理显著降低了40日龄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增加血液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而BAs处理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P < 0.05)。与对照组相比,CORT处理组肉鸡肝脏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升高 (P < 0.01),肝细胞内脂滴显著富集且出现空泡化现象,而BAs处理可显著缓解肝脏内的TG沉积(P < 0.01)。CORT处理显著上调肝脏脂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水平(P < 0.05),并显著上调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蛋白表达水平(P < 0.05),但下调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P < 0.05);BAs处理可显著逆转皮质酮引起的以上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显著增加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的基因表达水平并显著降低脂肪酸转位酶(CD36)的蛋白表达水平(P < 0.05)。[结论] 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可通过减少肝脏内TG合成、促进其分解、抑制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从而缓解注射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
【关键词】胆汁酸 皮质酮 脂肪肝综合征 肉鸡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14400)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