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淀粉来源及其糊化程度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3-05-15分类号:S965.119

【作者】陈伟亮  张丽  张玲  刘文斌  李向飞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不同淀粉来源及其糊化程度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两种淀粉源,并以其是否糊化为因素,配制成4种试验饲料。试验选取320尾初始体重为(19.95±0.14) 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成4组(即生小麦淀粉组、糊化小麦淀粉组、生玉米淀粉组、糊化玉米淀粉组),每组5个重复,养殖期为10周。结果显示:不同淀粉来源仅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 fas)表达有显著影响,且玉米淀粉组表达显著高于小麦淀粉组。在糊化程度方面,生淀粉组摄食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糊化淀粉组,但干物质消化率、血糖与肝糖原含量及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g6pdh)、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α, accα)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糊化淀粉组。此外,淀粉来源及其加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干物质消化率、血糖与肝糖原含量及g6pdh和fas的表达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生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生小麦淀粉组干物质消化率最低;而糊化玉米淀粉组血糖、肝糖原含量及g6pdh和fas表达最高。综上所述,淀粉糊化程度对团头鲂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糖脂代谢均有显著影响,而淀粉来源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来看,生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干物质消化率较高,而血糖水平及糖原与脂肪沉积较低,更适合作为团头鲂的糖源。
【关键词】团头鲂  淀粉来源  糊化程度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糖脂代谢
【基金】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5-1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