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一致性: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的理论视角
2023-04-20分类号:G64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语境中,从“真理一致性”到“目标一致性”,是审视大学课程合理性的基本理念,也是世界本质探讨由“物”向“人”的视域转换。英国的传统“博雅教育”,德国的修养取向,美国对大学灵魂的不断追寻,西班牙人的“文化综合”思想,日本的“教养教育”,都是对大学“真理一致性”和“目标一致性”的实践与探索。近一世纪以来,大学课程将知识建立于“人之中心”之上,试图借助人的生命意义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其理想愿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遭遇科学主义僭越,大学教育目标一致性被瓦解。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是解决大学教育“目标一致性”问题的中国方案,其实践逻辑在于大学课程聚焦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确立意识形态与“三观”教育目标、围绕“思想政治”建立多元知识关联并通过课程统整的实践样态达成教育目标一致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学科教学 真理一致性 目标一致性 立德树人 课程统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大学课程变革研究”(BIA220088)
【所属期刊栏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