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体制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基于曹远镇的调研
2023-04-16分类号:F327;F812.8
【部门】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福建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摘要】在中国即将步入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城市化率接近70%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更加重视非农产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及财政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基于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22个村的村财收支数据调查发现,各村的村财收入主要依赖于政策性补助收入和“租金”收入,具有偶然性,缺乏持续性,难以承担起提供农村公共品及农民社会保障的重任;不同村之间收入差距悬殊,限制了公共品供给的公平性和村民最低水平福利的保障程度;现有的财政补贴提供方式缺乏公平性和普惠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存疑。因此,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制度,通过财政的经常性拨款,实现政府提供村级公共品服务,推动村域开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这一体系;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收益,促进农地流转、资本与技术流入农业,振兴农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公共财政 城乡一体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跨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增长动力研究”(No.19JJD790009)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参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