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碳补偿率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研究
2023-08-17分类号:X322;F323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可为全国整体和分区域制定农业减排固碳政策提供量化支撑。本文将农业碳排放和碳汇同时纳入农业碳补偿率核算体系,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碳补偿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剖析其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碳补偿率整体表现出“绝对水平上升,离散程度扩大”的特征,而粮食主销区表现出“绝对水平下降,离散程度缩小”的相反特征;(2)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碳补偿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3)全国及三大区域农业碳补偿率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销平衡区与之相反,区域内虹吸效应和“核心一边缘”的格局显著。不同区域的农业技术进步、劳均机械动力、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水平对农业碳补偿率的影响也有显著异质性。研究建议,加快农业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强化区域内部平衡性,以促进区域间农业减排增汇工作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业碳补偿率 分布动态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路径研究”(编号:20XJY001);;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情境下国内移民创业与代际收入流动,基于政府动员型移民与市场诱导型移民的比较研究”(编号:2022BS07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研究”(编号:2022PY3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