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实物类转移支付的道德风险:以中国城职保个人账户为例

2023-05-26分类号:F842.684;R197.1;F812.45

【作者】沓钰淇  黄炜  雷晓燕  
【部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摘要】实物类转移支付限定用途的特点使接受者倾向于低估其价值,造成消费扭曲和效率损失。政府使用实物类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时需重点考虑这种道德风险产生的成本。本文以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为例,基于中国西部某地级市2012-2016年2000多万条医疗保险报销大数据,运用动态双重差分法分析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估计结果显示,参保者在耗尽个人账户余额后,普通门诊和药店购药的费用和次数显著下降。这说明参保者会低估个人账户内资金价值,在个人账户余额耗尽后主观感觉医疗保健价格上升而减少医疗保健消费。因此,针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道德风险问题,政府有必要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减少资金浪费。
【关键词】实物类转移支付  职工医疗保险  医保个人账户  道德风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NSFC72061137004);;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引导专项(710130302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