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山北麓不同草地类型微生物量及理化性质垂直地带性特征
2023-05-23分类号:S812.2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目的】分析中天山北麓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生态因子。【方法】以中天山北麓1500~3000 m海拔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基于相关性分析揭示不同海拔、不同土层草原土壤微生物量及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异规律。【结果】(1)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为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在不同草地类型的分布特征与微生物量分布特征相同,土壤容重、pH与微生物量分布特征与之相反。(2)微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海拔2900 m处达到最大值。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海拔1500~3000 m范围内分别为316.07~3324.10、8.98~343.11 mg/kg。土壤微生物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在0~60 cm土层内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P20~40 cm土层>40~60 cm土层。(3)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2900 m处达到最大值;土壤容重、pH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海拔1500~3000 m范围内分别为9.38~134.53 g/kg、0.01~1.58 g/kg、16.42~288.22 mg/kg。(4)微生物量与海拔、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微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土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容重呈负相关。【结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受海拔、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但其响应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草地类型 海拔高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48)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