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地形梯度分异及其转型驱动因素

2023-05-23分类号:F301.24

【作者】周建伟  罗君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省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大小凉山干旱河谷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摘要】【目的】研究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地形梯度分异特征及其转型的驱动因素,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3个地形特征,基于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CA-Markov模型、PLUS模型和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驱动机制和地形梯度分异,并进行2030年未来情景模拟。【结果】2000—2020年,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分别占61.74%和24.86%以上;其次为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占8.40%和1.02%以上;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较少,占比均低于1.13%。2000—2020年林地和建设用地迅速增长,其余地类不同程度减少,耕地、林地和草地与其他地类转化强烈。2020—2030年建设用地和林地有缩减趋势,其余地类呈增长趋势。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集中在地形起伏较小的低中海拔河谷地带,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集中于地形起伏较大的中高海拔山区。海拔、坡度和人口密度是影响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GDP、距水域和高速公路距离为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论】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地形梯度差异,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分布指数  驱动因素  PLUS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015)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