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林龄核桃间作中草药对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影响

2023-07-21分类号:S153;S154

【作者】俞月凤  韦建华  曾成城  李琴  苏利荣  秦芳  何铁光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西大学林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间作中草药对核桃林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和核桃林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喀斯特地区初果期核桃+十大功劳(CT)、盛果期核桃+十大功劳(ST)、初果期核桃单作(CD)、盛果期核桃单作(SD)等4种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及采样,分析不同林龄核桃林药间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CT模式土壤的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碳含量比CD模式分别显著降低43.36%、40.00%、32.30%、67.49%和43.72%(P0.05),但ST模式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CT模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与全氮、速效氮和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是核桃林土壤性状的主要影响因子,微生物在促进土壤肥力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在喀斯特地区,核桃林间作十大功劳模式对土壤生物化学性状有较大影响,尤其初果期间作使核桃林土壤养分显著下降。因此,核桃林下间作十大功劳(尤其是初果期)时,需要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添加,从而保障核桃的营养供给,促进核桃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桃林  间作  中草药  土壤性状  喀斯特地区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92,2023GXNSFBA026336);;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3YM68)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