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植物群落演替的数量研究

2023-04-15分类号:S718.54

【作者】周晓雷  杨富强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何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贵州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 ]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规律,为火烧迹地植物群落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在迭山北坡,选取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即火后演替5年(5 a)、火后演替15年(15 a)、火后演替23年(23 a)和森林顶级群落(Climax)作为一个演替序列,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系数等指标,以揭示火烧迹地植物群落演替的数量特征。[结果 ]1)随着火烧迹地植物群落演替时间的推移,群落物种丰富度下降,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其中5 a群落物种丰富度最大,个体数最多(4 008±298株·(400 m~2)~(-1)),Climax的物种丰富度最小,个体数量也最少(1 759±90株·(400 m~2)~(-1));草本层5a群落、灌木层和乔木层Climax群落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2)依据重要值,5 a、15 a、23 a和Climax 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可命名为扁刺蔷薇+箭竹+密生薹草、唐古特忍冬+黑水柳+密生薹草、青海云杉-红桦+扁刺蔷薇+密生薹草群落和云杉-巴山冷杉+唐古特忍冬+密生薹草群落。3)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异质性指数5 a (0.07)
【关键词】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植物群落  演替  数量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基金】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GEF/OP12项目“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火烧迹地森林演替动态及演替机理研究”(03619078)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