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3-04-15分类号:S551
【部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野豌豆属(Vicia)植物是重要的绿肥作物,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阐明遗传多样性,可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种子表型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将两者结合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中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88%,种子长、种子厚和种脐长/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均为1.68;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豌豆属植物rDNA的5.8S区比较保守,ITS1区和ITS2区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2和37个,ITS1区变异率为29.6%高于ITS2区的17.5%,ITS单倍型多样性为0.972,核苷酸多样性为0.032 4,K2P遗传距离为0.004 4~0.561 6,种子表观聚类图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将种子表观与ITS序列特征分析相结合可作为野豌豆属植物材料鉴别区分的依据,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野豌豆属 种子表型 聚类分析 种质鉴定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
【基金】云南省农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101BD070001-026);;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BB002-02);;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