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养殖尾水氮元素在海水人工湿地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2023-05-15分类号:X714

【作者】郭晓丽  贾军  崔正国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为深入探究养殖尾水中氮元素在海水人工湿地内的迁移转化过程,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ous)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示踪氮的迁移转化,并采用质量平衡法定量不同脱氮途径对人工湿地脱氮的贡献,以全面评估人工湿地系统的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硝态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经21 d循环运行, NO3--N氮去除率可达(92.81±1.21)%,湿地各基质层中煤渣层δ15N值最低,为(203.58±2.87)‰,珊瑚石层δ15N值最高,为(303.66±2.22)‰;植物中氮含量显著高于各层基质氮含量,平均氮含量为(2.68±0.38)%,其单位质量吸收氮素的能力最强,绝对丰度平均值为(105.61±14.65)×10-3 mg/g,远高于各基质层。系统初期基质、植物及微生物转化对系统脱氮的贡献率分别为44.70%、21.90%、18.11%;稳定期微生物转化则成为主要脱氮途径,贡献率高达60.77%,基质贡献率为6.46%。本研究结果全面揭示了海水养殖尾水中氮元素的去除效率和迁移转化过程,可为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水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阐明了人工湿地各基质层和微生物的脱氮机理和贡献,可为海水养殖尾水脱氮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工湿地  稳定同位素技术  氮迁移转化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500,2019YFD09005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4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