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的“大而不强”特征与微观机制——来自出口企业的经验证据
2023-05-15分类号:F425;F49;F752.62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水平 增加值贸易 异质性 结构变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贸易成本扭曲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困境与对策研究”(20CJL026)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