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3-05-23分类号:Q948.8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
【摘要】为了解人工鱼礁的投放对南四湖微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于2021年10月(秋季)及2021年12月(冬季)对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微山湖共鉴定出8门66属143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为64种,占总种数的44.76%,且两次调查中各区域优势种均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秋季对照区、塑料礁区和水泥礁区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1304.17×10~(4)、3026.30×10~(4)和4154.82×10~(4) cells/L,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99、2.71和2.67;冬季对照区、塑料礁区和水泥礁区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2 091.46×10~(4)、1 639.52×10~(4)和1 286.47×10~(4) cells/L,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2、2.51和2.54。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但随着鱼礁投放时间的延长,鱼礁内存在淤泥堆积的现象,减弱了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促进作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微山湖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秋季为COD_(Mn)、TP、NO_(3)~(-)-N、T、DO;冬季为TN、TP、NH_(3)-N、NO_(2)~(-)-N、DO、SD。
【关键词】微山湖 人工鱼礁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浅水湖泊生境修复技术与生态渔业模式示范”(2020YFD0900502)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