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下共同富裕能否混同于“中国式福利社会”?——共同富裕与福利社会比较研究

2023-07-21分类号:D61;F126

【作者】王腾  常庆欣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共同富裕内在逻辑,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共同富裕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问题,“中国式福利社会”等概念绝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中国,其与共同富裕概念的混用与“共同富裕理论体系”式微密不可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理论上的“失语”“卡嗓子”问题。基于福利国家(社会)历史演进、理论范式转变、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角度,共同富裕和福利社会存在内在逻辑区别:在价值导向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福利社会则是资本主义社会“自我修复”的结果;在所有制基础上,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福利社会则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割裂生产与分配;在保障手段上,共同富裕的目的在于从生产端入手,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增强致富本领,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真正由人民共享,福利社会则会产生“福利刚性”“福利陷阱”等诸多弊病。从理论上厘清共同富裕与福利社会的逻辑,不仅是“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的内在前提,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  福利社会  福利陷阱  福利主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研究”(19BYJ25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研究”(22XNH124)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