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豆GmFLK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2023-04-25分类号:S565.1

【作者】赵胜男  高美欣  于朝杭  聂凯悦  王浩然  孟杰  朱虹  李帅  
【部门】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FLK(Flowering Locus KH Domain)基因在植物开花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经鉴定。为揭示大豆GmFLK基因功能,从大豆Williams 82中克隆获得GmFLK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结构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烟草叶片中检测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在大豆中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mFLK基因全长6 806 bp,含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CDS序列长1 341 bp,编码44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7.031 ku,等电点为5.46。GmFLK蛋白中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24.44%,14.80%和60.76%。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mFLK与Glyma.03g248200同源关系最近,其次为苜蓿Medtr7g115340、花生ArahyQL2VNI、ArahyUPVY9X和拟南芥AtFLK。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FLK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均有表达。GmFLK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10类顺式作用元件,其中6类与光反应有关。GmFLK基因在花、叶、根、种子和茎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和种子中表达相对较高,在花中表达相对较低。GmFLK基因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表达模式相似,但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在光照后4 h表达相对较低,在光照后0,12 h表达相对较高,由此推测,大豆GmFLK基因可能参与大豆开花调控途径。
【关键词】大豆  GmFLK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基因表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979);;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21KJ029);; 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ZR2022YQ21)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