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耕作方式对连作高粱产量及土壤水分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23-04-28分类号:S514

【作者】李光  史丽娟  崔旭东  赵雪峰  白文斌  
【部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晋中市榆次区农业农村局  晋中市榆次区气象局  
【摘要】为缓解连作障碍,改善土壤,保证高粱原粮生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9—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开展高粱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休闲期传统耕作、免耕、秋旋耕、秋深松、秋深耕、春深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高粱土壤水分、有机碳及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连作高粱产量提升的适宜耕作方式和时间,及其蓄水保墒固碳增产机理,为高粱的稳定生产提供栽培技术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休闲期耕作可增加连作高粱各生育时期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播前0~100 cm土壤蓄水量0.72~46.52 mm和各生育时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且播前水分可延续用至拔节期,中后期由于降水多仍有效果;可增加产量4.75%~23.67%,增加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19.09~29.19 kg/(hm~2·mm),尤其秋深耕耕作方式增加更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连作高粱产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底墒较高时,产量与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关系更密切;底墒较低、中后期降水较多时产量与中后期土壤水分关系更密切。总之,连作高粱在休闲期秋深耕,利于增加有机碳含量,利于蓄水保墒,且水分延用至拔节期,从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连作高粱  耕作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分  产量
【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课题优秀青年基金项目(YCX2020YQ37);; 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Q-2);;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课题(SBGJXTZX-4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000803-3)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