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恩诺沙星药残消除研究进展
2023-08-07分类号:S948
【部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是一种吸收分布快、血药浓度高、药效持久和生物利用度高的抗菌素,在鱼类疾病防治中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鱼类与养殖环境ENR药残事件对人类与生态的安全影响,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为控制鱼类与环境ENR药残污染,本文在归纳鱼类ENR消除研究基础上,从ENR自身结构与性质,ENR与鱼类种类、发育阶段、组织差异、生理与病理状况、给药剂量与给药方式,以及温度、盐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关系,对鱼类ENR药残成因进行追溯分析。首次发现底栖鱼类较其他水层鱼类易于形成ENR药残蓄积,其可能与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富,易于吸附ENR,底层黑暗环境无法光解ENR,底层鱼类从沉积环境吸收ENR, 并将其分配、富集至鱼体肝、肾等富含脂类组织,造成其组织损伤,抑制鱼类肝脏ENR代谢酶CYP3A与肾脏P-糖蛋白 (P-gp)转运体活性,阻碍ENR代谢与排泄有关。据此提出假说:鱼类ENR药残的主导因素可能是其所处水层ENR含量与鱼类体脂含量而非遗传或适温性等因素。建议对底层鱼类ENR休药期重新研究界定,对其ENR药残机制进行着重研究。首次提出基于选择突变窗理论的ENR大剂量给药模式,是引发当前鱼类与环境ENR药残主要根源。据此,提出基于ENR最小抑菌浓度的ENR减量给药方案,联合具有抗菌和促解毒功能的传统中草药,以达到ENR减量增效,降低ENR耐药性,促进ENR药残从养殖鱼体消除,缩短鱼类ENR休药期,降低养殖环境ENR药残的目的。同时,为减少鱼类ENR的环境来源,应结合进行环境ENR消除技术研究。本文可为养殖鱼类ENR科学用药与药残风险控制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鱼类 恩诺沙星 药残 消除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670);;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RE202207);; “十四五”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