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调控效应

2023-06-28分类号:S513

【作者】陈一昊  孔丽丽  侯云鹏  尹彩侠  张磊  赵胤凯  刘志全  
【部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讨东北典型黑土种植密度与钾肥用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通过连续2 a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D1:5.5×10~4株/hm~2,D2:7.0×10~4株/hm~2,D3:8.5×10~4株/hm~2)和钾肥用量(K0、K40、K80、K120和K160)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钾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钾肥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D2密度下K120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均为最高,并且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贡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同密度下,钾素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钾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同施钾量下均以D2密度最高。相同施钾量下,玉米产量以D2密度最高,2 a玉米平均产量较D1和D3分别提高6.9%,3.0%,相同密度下,施钾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D1密度下施钾量增至80 kg/hm~2后增幅不再显著;D2和D3密度下施钾量增至120 kg/hm~2后增幅不再显著。通过线性加平台模型得出,D1、D2和D3密度下适宜施钾范围分别为72~80 kg/hm~2,104~115 kg/hm~2,105~116 kg/hm~2。而D2处理钾肥用量在较D1处理提高44.5%以及与D3处理相持平条件下,玉米产量分别提高9.8%,3.2%。钾素回收率分别提高4.1,4.9百分点。综上,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以玉米种植密度70 000株/hm~2,钾肥用量104~115 kg/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玉米  黑土  种植密度  施钾量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钾素利用效率
【基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ZY11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509023RQ)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