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中下游广东鲂种群结构及生长的空间差异
2023-0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广州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水产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鱼类种群结构和个体生长受水文、水环境和渔业捕捞等因素影响存在空间上差异,为了解珠江中下游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在不同水域(河口、坝上和坝下)种群结构和生长现状,2020年7-8月在珠江中下游共采集228尾广东鲂样本,测量体长、体质量,利用鳞片测定年龄,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Beverton-Holt模型和Pauly经验公式估算生长、死亡参数。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坝下和坝上广东鲂优势体长分别为17.0~27.2、18.9~28.7和28.6~40.0 cm;优势体质量分别为93.0~447.9、148.8~480.0、39.5~1 420.8 g;年龄组成分别主要为3~+(32.14%)、2~+(24.11%),3~+(32.14%)、2~+(24.11%)和4~+(31.58%)、5~+(26.32%)。河口、坝下和坝上广东鲂年龄生长方程分别为L=47.2(1-e~(-0.177(t+0.387)))、L=42.9(1-e~(-0.199(t+0.377)))和L=53.7(1-e~(-0.155(t+0.401)))。河口、坝下和坝上开发率E分别为0.410、0.373和0.248;临界体长L_c分别为25.1、23.0和28.4 cm。以上结果表明,广东鲂体长、体质量和年龄频率分布以及生长方程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
【关键词】广东鲂 生长特征 种群结构 空间差异 珠江 十年禁渔 种质资源保护 渔业资源评估
【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19B1515120064);; 珠江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项目(9020220020);; 国家渔业资源广州观测实验站观测任务数据采集项目(2022SJ-JC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