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困境与突破

2023-01-09分类号:F124

【作者】吴康  张文忠  张平宇  薛冰  安树伟  邵帅  龙瀛  刘艳军  陶岸君  洪辉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环境计算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清晰认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专家就当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未能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集聚偏弱和碳减排目标下资源型城市的内、外部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时期需要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能力;在深刻把握传统资源禀赋概念内涵基础上实现对新资源体系的再认知,注意挖掘新资源,充实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新知识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要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并充分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培育;要加快探索绿色、高效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步实现“存量”的绿色化和“增量”的绿色性;要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开发基础和要素资源条件,从传统的“增长和扩张型”转变为“高效增长与精明收缩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科学/智能地支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治理;要树立民生优先的指导思想,通过城市更新弥补过去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欠账,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宜居水平、经济活力,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网络;要充分借鉴“强链、补链、延链”等“链长制”方案与模式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借鉴。以上观点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转型  困境  突破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16,52178044,7220415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84)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