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沟通的有效路径:基于内容与形式的识别
2023-01-09分类号:F832.31
【部门】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包含信息摩擦与信念冲击的理论分析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基本面冲击提高预期宏观经济指标偏差,信念冲击降低预期宏观经济指标偏差,并且基本面冲击主要作用于实际宏观经济指标,而信念冲击主要作用于预期宏观经济指标。进一步地,利用大数据文本识别技术识别央行以书面形式与口头形式沟通的内容,从而辨识央行沟通的有效作用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通过调节微观主体信念,间接作用于预期偏差。其中,书面形式沟通与有关经济基本面的叙事适用于调节产出信念,口头形式沟通与有关货币政策倾向的叙事适用于调节通货膨胀信念;书面形式沟通对预期偏差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形式,有关经济基本面的叙事相较于货币政策倾向叙事更加有效。因此,央行沟通需充分发挥调节微观主体信念与纠正预期偏差的作用,尤其是以书面形式的沟通以及有关经济基本面内容的叙事。
【关键词】央行沟通 异质信念 叙事内容 叙事形式 预期偏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韧性的形成机理、动态评价与政策协同研究”(21&ZD073);; 吉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非线性混频DSGE模型在中国第三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研究中的应用”(JLUXKJC2020301)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财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