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何以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嵌入性—公共性”框架的分析
2023-01-25分类号:F323;D422.6;C964.2;D432.6
【部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青年人才被赋予重建乡村振兴主体性的路径期待。以往研究仅关注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工具性方案和策略性逻辑,忽视了作为人才支撑的青年主体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隐机制和深层逻辑。本文围绕青年人才主体有效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建构了一个青年人才嵌入性和公共性与乡村振兴绩效的关联分析框架。运用“嵌入性—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闽南创业青年、浙东青年乡贤以及西南职业林农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嵌入性掣动治理能力、公共性制约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叠加影响青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绩效。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青年人才因治理能力及意愿张力呈现出不同类型主体失效和振兴绩效耗散,共同根源在于嵌入性与公共性的失衡。为此,异质青年人才在借道嵌入性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通过机制化搭乘进行公共性调适,在形塑主体有效的基础上,经由组织化运作将主体有效转化为治理有效,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青年人才 乡村振兴 嵌入性 公共性 组织化运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问责视角下新时代农民公共服务需求与精准回应研究”(21CZZ030);; 华中师范大学学习贯彻落实湖北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课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