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低温胁迫应答主效QTL候选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2023-02-13分类号:S917.4

【作者】朱理光  刘志峰  马爱军  王新安  孙志宾  常浩文  刘圣聪  包玉龙  马得友  
【部门】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唐山牧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摘要】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暖温性、广温性鱼类,低温的冬季海水会对其生存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选育具有抗寒性状的品系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利用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分析筛选出6个与红鳍东方鲀耐低温相关候选基因(tacc2、fsip1、exoc4、arhgap44a、pde10a和unc5b)的基础上,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这6个基因在低温胁迫下在肝脏、心脏和肾脏中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用鱼为课题组建立的同一家系的8月龄鱼,共设置3个温度梯度(8℃、13℃和18℃),8℃和13℃为低温组,18℃为对照组。结果显示,6个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3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pde10a基因在3个组织中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acc2和exoc4基因在肝脏、肾脏以及心脏8℃组中的表达分别呈先下降再趋于稳定、先升高再趋于稳定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unc5b基因在肝脏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低,肾脏低温组在实验前期呈现高表达;arhgap44a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心脏和肾脏中整体表达无明显变化;fsi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在心脏和肾脏中的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6个基因在红鳍东方鲀组织中均随着时间和温度变化具有差异性表达,在低温胁迫下呈现积极响应,表明这6个QTL候选基因在红鳍东方鲀低温适应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红鳍东方鲀耐低温相关信号通路研究以及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  pde10a基因  tacc2基因  unc5b基因  exoc4基因  arhgap44a基因  fsip1基因  低温胁迫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0900301-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09001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236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BC08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TD25)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