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转录组表达分析
2023-03-30分类号:S763.43
【部门】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摘要】为明确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取交配后1、6和24 h(交配后24 h开始产卵)以及未交配的雌虫头部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明确头部交配响应基因表达情况,并预测可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与未交配组相比,交配组在交配后1、6和24 h分别有621(448个上调、173个下调)、918(389个上调、529个下调)和172个(124个上调、4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交配后1 h上调DEGs共富集到115条GO(基因本体分析)术语/ KEGG(代谢斜径分析)通路,多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如氨基酸和脂类的合成与分解等;交配后6和24 h上调DEGs共富集到35条GO术语/KEGG通路,所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环境信号、细胞凋亡、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等。交配后1、6和24 h下调DEGs共富集到89条GO术语/KEGG通路,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如疾病、循环系统、寿命、免疫和环境信号等。此外还找到31个神经肽/神经肽受体编码基因[包括1个DH-PBAN(与滞育和性信息素合成有关)同源序列]、78个OBPs(气味接合蛋白)以及1个SPR(性肽受体),但其中除了2个OBPs相关基因在交配后6 h显著下调表达外,其余基因的表达并未受到交配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个DEGs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与RNAseq分析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交配引起了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基因表达的快速响应。
【关键词】楚雄腮扁叶蜂 头部组织 转录组 交配响应 生殖-生存权衡
【基金】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18FG001-002);;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201AS070025)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