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保护治理对水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2023-02-28分类号:X52
【部门】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摘要】湖南省于2016—2018年针对湘江保护和治理开展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但是其对湘江水系水质的修复效果及其关键因素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选取湘江干流和支流26个水质监测站的2015—2018年水质逐日监测数据,分析该行动对湘江水系水质变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水质各项指标基本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及以上。水体污染时空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从上游到下游,干流氨氮富集,总磷先上升后下降;支流比干流污染更严重,乡村站点比城镇站点的氨氮浓度低、总磷浓度高;氨氮冬季高、夏季低,总磷秋季达到峰值。水体污染与pH、溶解氧浓度负相关,而与高锰酸钾指数正相关。氨氮和总磷可能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城镇工业污染排放和农业源排放。本次“行动”使水体氨氮浓度、总磷浓度、高锰酸钾指数分别下降32.24%、30.03%和5.80%,溶解氧浓度增加4.66%。污染改善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干流沿岸城镇和工业污染的氮磷协同减排,其次是乡村和支流的农业源减排。因此,湘江流域水体的后期治理应该更多地关注农业源水体污染物尤其是磷的排放。
【关键词】湘江 三年行动计划 氨氮 总磷 水质 氮磷污染
【基金】湖南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E2211);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2GJDJC0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