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2023-03-28分类号:TU984.18;F327;F592.7
【部门】山西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摘要】[目的] 梳理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精准定位和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矢量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分异性,并借助地理联系率探析其与经济、景点、历史名村等多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明显的“一核两带”的集聚态势。一核即以阳泉市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两带即沿太原—晋中—吕梁的晋中集聚带,以及沿长治—晋城—临汾的晋东南集聚带。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地特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类、风俗文化类、特色农业类3大类,数量分别为72个,69个和133个。区域层面上,临汾市自然景观类居多,晋城市以民俗文化类为主,太原市以特色农业类最多,晋中市、阳泉市2市种类分布较均匀,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三类乡村旅游地均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态势和区域分异性,其中,自然景观类区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且呈现多点的高核密度集聚态势;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西南地区;特色农业类主要分布于经济、交通、人口等条件均较优越的中部地区。[结论]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区域异化的特点。晋中地区可发展以太原市为核心的环城特色农业类乡村旅游集聚地,以及以晋中市为中心的晋中风俗文化乡村旅游集聚地;晋东南地区未来可继续加强对风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发展以晋城市和长治市为中心的晋东南风俗文化和农家庄园并举的乡村旅游集聚地;晋北地区可着力培育以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地。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类型 区域分异 山西省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及应用技术研究”(2019YFD1100404);; 国家社科基金“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引导乡村振兴的机制及路径研究”(20BMZ128);;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021YJ024);; 2022年度川派旅游发展研究院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川西北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CPLY-Y-2022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