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检测
2023-02-02分类号:S435.121.45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四川小麦抗赤霉病的基因资源,培育赤霉病综合抗性中抗以上的小麦品种。【方法】利用土表接种法鉴定出156份赤霉病达中抗水平的小麦品种或高代品系,通过已知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以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抗性基因的组成。【结果】经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在供试的156份赤霉病抗性材料中仅检测出2份材料(20引979和20间2506-10)分别含有抗赤霉病基因Fhb1和Fhb5。同时,检测出含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5、Yr15、Yr18、Yr26和YrAs2388的材料分别为4份、63份、9份、3份、1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6%、40.38%、5.77%、1.92%和8.97%。检测出含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材料4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为28.21%。抗病基因的分布表明,122份供试材料含有至少1个抗病基因,其中6份材料含有条锈病和白粉病2种抗病基因,9个材料中聚合了2个抗条锈病基因,剩余的106份材料仅含有1个抗病基因。仅1份供试材料20间2506-10同时含有赤霉病、条锈病和白粉病3种抗病基因。【结论】四川小麦缺乏遗传背景明确的抗赤霉病资源,因此四川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在充分利用本地抗赤霉病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引进已知抗源的资源加以利用。
【关键词】小麦 小麦赤霉病 Fhb基因 分子检测 抗病育种
【基金】四川省财政专项(2021ZYGG-003);; 四川省“十四五”麦类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2021XKJS005)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