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鲤科鱼类SP1密码子的偏好性与进化

2023-01-04分类号:S917.4

【作者】何志敏  朱肖霞  余清婷  曾子豪  肖阳  钟高德  李当  唐建洲  刘臻  
【部门】长沙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摘要】特异性蛋白1(SP1)是Sp/KLF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最早被发现的转录因子,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为了解鲤科鱼类SP1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其与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实现鲤科鱼类异源高效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CodonW、ClustalX、MEGA 4.0及SPSS软件,对4种鲤科鱼类与其他10个不同物种的SP1序列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种鲤科鱼类SP1编码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时分别对CUG和AUC密码子具有较强的偏好性。14个物种SP1的ENC(Effectivenumberofcodon)平均值为50.57,CAI(Codonadaptationindex)值介于0.184~0.379,均远小于1,表明该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较弱。4个鲤科鱼类SP1均表现出相似的密码子偏好性。ENC-plot分析发现SP1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基于SP1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relativesynonymouscodonusage)聚类分析结果差异较小。大肠杆菌是草鱼SP1最佳的外源表达系统。研究表明,CUG和AUC为4个鲤科鱼类SP1最优密码子,物种之间密码子偏好性存在差异,自然选择是导致14个物种SP1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式动物斑马鱼、小鼠均可作为草鱼SP1的遗传转化受体。本研究为鲤科鱼类SP1的分类、演化与表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鲤科  SP1  密码子偏好性  分子进化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45);;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U21A20267)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