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及启示
2023-01-10分类号:D971.2;DD912.3;F301.2
【部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保护地役权作为一项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实践探索不断出现。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实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其经验与得失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通过对保护地役权与地役权的区别,保护地役权与发展权、生态补偿等其他制度工具的比较,厘清保护地役权在产权属性、实施目的、参与主体等方面的特征。同时,本文对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法律基础、价值评估机制、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与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保护地役权已经有了完善的配套立法,明确了保护地役权转移前后土地产权束的变化,与发展权转移、生态补偿等手段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并且基于公平市场价格建立了保护地役权估价方法,用税收优惠来鼓励土地所有者捐赠保护地役权。此外,美国的保护地役权仍面临着公众参与不足、公平与激励难平衡等问题。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案例与经验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改革与实践中的制度、组织建设与政策工具等提供参考与经验。
【关键词】保护地役权 价值评估 激励机制 公众参与 自然资源保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0421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重大问题研究”(20JZD013);;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XDA26010301);; 百山祖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项目(2021KFLY11)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