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夏季北黄海贝类养殖区环境因子、长牡蛎糖原和免疫指标变化的调查研究

2023-01-12分类号:S968.3

【作者】高磊  孔宁  刘冉阳  赵俊彦  邢镇  张子杨  赵宝  李庆嵩  付强  王文彪  李磊  王玲玲  宋林生  
【部门】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与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为解析夏季环境胁迫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实验针对2021年北黄海夏季高温降雨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开展了2次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 ℃和24.9 ℃,盐度分别为26.41和27.87;表层海水中硅藻丰度分别为3.6×10~(3)和3×10~(3 )个/L,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甲藻多样性增加,表层海水中细菌的总丰度分别为2.10×10~(9)和2.77×10~(10) 个/L,弧菌丰度分别为3.37×10~(8)和5.40×10~(8) 个/L;长牡蛎肝胰腺糖原含量分别为40.96和31.58 mg/g、闭壳肌糖原含量分别为6.63和8.91 mg/g;鳃MDA含量分别为13.74和8.69 nmol/mg prot、鳃T-AOC分别为0.46和0.77 U/mg prot;海区养殖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L17-5和CgTNF-1的mRNA表达量在第一次调查时相对室内暂养长牡蛎均剧烈升高;血淋巴细胞中Cg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综上,2021年北黄海贝类养殖区在经历6—7月夏季高温降雨期后出现水温升高和盐度降低现象,硅藻丰度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而甲藻多样性增加,细菌总丰度较入夏前水平降低而弧菌丰度显著升高。与室内暂养对照组长牡蛎相比,海区养殖长牡蛎的糖原含量下降,并发生轻度氧化应激。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夏季养殖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为预防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长牡蛎  高温  降雨  糖原  免疫  北黄海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6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41961124009);;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9);;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2021JJ13SN73);;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JH2/10130014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