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红花CtANR2和CtANR3基因的克隆、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

2023-02-28分类号:S567.2

【作者】鲁丹丹  谭政委  余永亮  李磊  许兰杰  杨红旗  杨青  董薇  安素妨  梁慧珍  
【部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摘要】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膳食的重要营养成分,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合成原花青素的关键酶。以大果球红花品种为材料,克隆得到2个CtAN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tANR2和CtANR3的编码区分别为1 020,1 023 bp,对应基因组序列中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第1个外显子长度不同,其余4个外显子长度一致,内含子长度差异较大。CtANR2和CtANR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339,340个,二级结构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都属于水溶性蛋白,但CtANR2蛋白不稳定,而CtANR3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此外,2个蛋白质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可能定位于细胞外。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tANR2和CtANR1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3个CtANR蛋白与菊科植物ANR蛋白进化关系最近,与茄科、锦葵科和桑科植物ANR蛋白也同属一个大分支。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CtANR2和CtANR1组织表达模式相似,都是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初期果球表达量最低,而CtANR3则在苞片中表达量最高,根和初期果球中表达量最低。三者在不同激素胁迫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CtANR2和CtANR1在不同激素处理后表达量均下降,而CtANR3在5种激素处理后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上结果表明,红花3个CtANR基因可能在红花不同发育阶段及抵抗非生物胁迫中有不同的分工。
【关键词】红花  花青素还原酶  基因克隆  基因结构  表达模式
【基金】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自由探索类项目(YDZX20214100001804);; 河南省农科院新兴学科发展专项(2021XK03;2022XK03);河南省农科院自主创新专项基金(2022ZC6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110379;222102110466)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