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鳗鲡TRAF3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2023-02-22分类号:S917.4
【部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为探究鱼类TRAF3在鱼类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实验利用逆转录PCR克隆获得了日本鳗鲡TRAF3转录本(AjTRAF3),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AjTRAF3的结构特征,利用qPCR、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及免疫共沉淀等方法对其表达规律、功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AjTRAF3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结果显示,AjTRAF3由N端的环结构域、两个锌指结构域以及一个螺旋结构域和C端高度保守的TRAF-C(MATH)结构域组成。qPCR结果显示,AjTRAF3在日本鳗鲡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头肾,心脏中的表达量最低。Poly I:C刺激6 h后,日本鳗鲡脾脏组织中AjTRAF3上调倍数最高,为对照组的15.83倍。迟缓爱德华菌感染24 h后,日本鳗鲡脾脏组织中AjTRAF3上调倍数最高,为对照组的31.47倍。此外,本研究构建了AjTRAF3真核表达质粒,发现过表达AjTRAF3能显著上调炎症及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可显著增强AjIFN2、AjIFN4和NF-κB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并能显著上调由AjRIG-IN、AjMAVS、AjIRF3诱导的AjIFN2、AjIFN4和NF-κB启动子活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jTRAF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且与AjMAVS存在共定位。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AjTRAF3通过MATH结构域与AjMAVS相互结合,缺失该结构域后,其与AjMAVS的相互作用消失,推测AjTRAF3可通过介导RIG-I/MAVS信号转导途径调控鱼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鱼类TRAF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日本鳗鲡 TRAF3 MAVS 共定位 启动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3011);; 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3502Z2020602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666);; 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BEA2021ZD0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