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对建鲤幼鱼生产性能、生理和肠道炎症应答的影响

2023-02-22分类号:S965.116

【作者】罗晨皓  缪凌鸿  林艳  刘波  戈贤平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制备方法肌醇及其添加量对建鲤生长性能、生理生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以蛋白含量34.64%和脂肪含量7.86%制备基础日粮 (C),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 (C+400E-MI)和400 mg/kg化工法肌醇 (C+400C-MI)配制3种实验日粮,选取当年繁育的健康的建鲤幼鱼 [(1.5±0.01) g]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养殖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制备方法的肌醇均具有提高建鲤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浆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有效保护了肝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可以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性,增加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添加400 mg/kg化工法肌醇能够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GPX的含量,但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丙二醛 (MDA)的含量。进一步对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2种肌醇的添加均显著降低了建鲤幼鱼肠道中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2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还显著降低了肠道中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总体而言,饲料中添加400 mg/kg 化工法和酶促法制备获得的肌醇均可以提高建鲤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抑制了肠道炎症反应,而酶促法肌醇对建鲤幼鱼的生长促进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效果更优,因此,酶促法肌醇是一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水产动物营养性添加剂。本实验可为不同制备方法肌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肌醇  制备方法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炎症因子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