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与数值模拟
2023-03-16分类号:F822.0;F124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但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却有所下降,只有设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才能较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已有文献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双失效”、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摩擦、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等视角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不过鲜有文献深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实体部门和虚拟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导致中国经济从无泡沫均衡跌入了泡沫均衡状态,从而使得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了20%左右,可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显示,至少要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高1.47个百分点以上,才能让中国经济从泡沫均衡状态回归到无泡沫均衡状态,从而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货币政策 脱实向虚 要素市场化改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3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031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72141306)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