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国语言文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22年版语文课标新表述的历史溯源、内涵与启示
2023-01-12分类号:G633.3
【部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表述,是自1904年我国语文课程独立设科以来首次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从百余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来看,对“语文”的界定经历了清末的官话,民国的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等,最终科学、全面地表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代替了以往“语言文字”等课程对象的含混表达,凸显了“代表一国之语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言文统一、文道统一到价值统一,这是一个逐步明确、完善和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涵的逻辑演进过程。深入挖掘和理解新表述的内涵与特征,对我们今天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理念、构建“以文化人”的课程实践等具有重要启示。同时,新表述是实现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从“语言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华民族共同体 言文统一 文道统一 价值统一
【基金】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新文科理论的‘国家与华夏文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1130021)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