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演变——基于农时的视角

2023-02-10分类号:F323.6;F249.2

【作者】陈奕山  
【部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基地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摘要】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生产者一贯注重结合农时安排生产就业。在农业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乡村劳动力争取实现更充分就业的条件和方式不断发生演变。以农时为视角,可贯通性地考察和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演变:传统乡村劳动力通过在大田农闲期从事家庭小工商业以争取实现更充分就业;近代外来工业产品输入所造成的冲击导致部分乡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利用农闲期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其被迫进城寻找就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乡村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大田生产中,无法有效利用农闲期从事非农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区非农就业机会扩大,大量乡村劳动力主动进城就业、减少大田农闲期和农忙期的农业劳动时间投入,部分乡村劳动力则扩大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未来,随着乡村人口的代际更替,从事稳定非农就业将是大多数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关键词】农时  乡村劳动力  工业化  就业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